两周前的大宗商品闪崩行情,并没有阻止其持续上涨的步伐。
截至28日收盘,沪锌、沪铅、白糖期货主力合约均出现涨停。其中,沪锌期货收报每吨24410元,创下2007年11月以来的新高值。沪铅期货涨至21635元,也创下多年新高,成交量更是刷新历史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受闪崩行情冲击较大的黑色系大宗商品也全线收涨。其中,螺纹钢期货1705合约收涨逾6%。
“感觉新一轮逼空行情再度来临。”一家期货公司交易员坦言。究其原因,一是锌铅等大宗商品供需紧张关系日益突出,让资金看到了新的炒作买涨机会;二是货币贬值引发通胀预期,吸引不少借助房地产投资抵御通胀的资金转而流向大宗商品,引发锌铅等期货价格持续上涨。
随着大量资金持续涌入,监管部门再度出手遏制市场投机行为。
据
40cr无缝管检测员调查指出,28日午后,上海期货交易所公告称,自11月29日(28日晚连续交易时段)起,非期货公司会员或客户在螺纹钢RB1701合约和RB1705合约日内开仓交易的最大数量分别为8000手。此前规定为10000手;套期保值交易的开仓数量则不受此限制。
11月28日,高盛发布最新报告称,过去两周他们会见的中国各类机构投资者与贸易公司等客户普遍看多金属和黑色金属,甚至有些客户直接认为铜价会涨至6000-7000美元/吨,因为货币贬值让他们意识到通胀上升,此时买入大宗商品具有较高的避险获利机会。
在多位期货业内人士看来,28日沪锌沪铅之所以能涨停收盘,主要是受到隔夜LME锌铅期货大涨所致。
据
40cr无缝管调查员表示,
尽管市场纷纷质疑这些矿产开采商存在价格操纵行为,但随着锌铅减产预期落地,大量资金开始涌入买涨锌铅价格,尤其是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引发基建投资政策落地,这股投资热潮弥漫着更多投机成分。目前买涨国内锌铅等大宗商品期货的资金主要来自房地产市场,一方面房产调控政策落地令它们急需寻找新投资方向,另一方面货币贬值引发的通胀预期,让他们看到买涨大宗商品避险的机会。
随着资金持续涌入大宗商品,监管部门也开始加码监管遏制投机行为炒作升温。28日午后,上海期货交易所对螺纹钢采取新的交易限额措施。
近期他听说不少期货私募基金开始与房地产资金开展密切合作——以自有资金作为劣后份额部分出资5%-10%,吸引房地产资金以优先份额部分出资90%-95%,再通过资产管理机构设计结构化理财产品完成募资,投向大宗商品获利。在巨额杠杆资金的支持下,这些机构的投资策略也相当激进,即开盘拉涨大宗商品直至涨停,令空头根本无力反击只能认赔出局。
目前的确需要给大宗商品市场投机炒作潮涌适度降温。但大宗商品的投机炒作根源,是经济增速放缓令大量资金不愿进入实体经济,转而参与金融市场短期投机炒作获利,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相关部门收回市场多余流动性同时,加大产业创新扶持力度引导资金重回实体经济获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