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接受
30crmo钢管检测员专访: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积极稳妥啃“硬骨头”。
对国企来说,所谓商业化运作,至少要做到三点,一是国企要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以经济效益最大化或盈利为主要目的,二是国企要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作为独立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三是国企要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从《指导意见》的创新点来看,商业类国企实行商业化运作、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经营性国有资产实行集中统一监管这三方面改革内容对国有企业的市场改革和制度创新,可能更具有长远和根本意义。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接受30crmo钢管检测员
专访时表示,新一轮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亮点很多,如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经营性国有资产实行集中统一监管等,这些新的改革亮点更多体现的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更多反映的是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
他同时强调,推进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不能脱离中国实际,必须符合中国特色,这是全面、完整、准确领会和把握新一轮国企改革需要遵循的原则。目前,国企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需积极稳妥的啃“硬骨头”。比如,对组建若干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哪些国企应进行清理退出,哪些国企应进行重组整合或者创新发展,需要深入细致的工作。还有职工持股等社会十分关注并且十分棘手的改革,则要坚持试点先行,在取得经验基础上稳妥有序推进。
这些亮点的提出和实施,对全面深化国企改革都十分重要,都不可缺少。从《指导意见》的创新点来看,商业类国企实行商业化运作、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经营性国有资产实行集中统一监管这三方面改革内容对国有企业的市场改革和制度创新,可能更具有长远和根本意义。
对国企来说,所谓商业化运作,至少要做到三点,一是国企要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以经济效益最大化或盈利为主要目的,二是国企要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作为独立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三是国企要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目前,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110多家中央企业大多应该归入商业类,这些国企要真正做到商业化运作,就必须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就必须真正转换经营机制,就必须真正成为独立市场主体。如果中央企业真正做到商业化运作,国有经济的活力肯定会有明显增强,国有资本的效率肯定会有大幅提升,但在这方面,还有不少体制机制障碍,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以管资本为主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这一新的提法不仅会加快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而且会导致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重大变化。各级国资委的组建,使国有资产管理中长期存在的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指导意见》提出,“稳步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的国有资本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体系,具备条件的进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这对真正解决多头管理的问题,提高国有资本配置的效率等,都会起到积极作用。但如何理解和实施经营性国有资产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是制度统一,还是管理统一,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据
30crmo钢管检测员检测,
目前,国企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需要打的是攻坚战,面临的都是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深化国企改革必须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的原则,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
这些年来,由于经营不善或历史包袱过重等多种原因,一些国企丧失了市场竞争能力或陷于资不抵债的境地,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企业并没有及时退出市场,成为影响国企活力和竞争力的一大障碍。新一轮国企改革必须解决国企的退出和淘汰机制问题。
国企改革作为一项系列复杂的工程,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往往牵一发动全身,涉及方方面面的改革,因此,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改革的支撑和配合。实际上,《指导意见》八个部分,除第一部分总体要求外,其他七个部分都需要制定配套改革文件,有些部分可能要分拆为几个配套改革文件。这些配套改革文件的制定难度不一,认识分歧不一,成熟程度不一,不可能一齐出台,总的原则也应是能快则快,成熟一个出台一个。从各方面比较认可来看,可能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两个文件相对更加成熟,可以更快一点出来。其他配套改革方案也会分期分批出台,总之,希望越快越好。